查看原文
其他

十年了!谢!谢!你!

小微 微成都 2021-11-12

李欣蔚/摄


今天是

成都地铁正式开通运营10周年

(2010.9.27-2020.9.27)

十年以来


每一条线路的开通

2017年 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开通试运营


每一趟列车的抵达

2017年 成都地铁10号线一期首发「最成都」主题列车


都像一次「赴约」

成都地铁

从不失约


但其实世上没有「应当如此」

是有人把希望变成应当

再把应当变成日常




十年之约


这个城市

在10年前立下过几个「 誓约 」

「构建中心城区半小时交通圈」

「规划“环加放射”的11条城市轨道线网」

「中心城区与卫星城之间不少于2条轨道交通联系,实现轨道交通30分钟内通达」

「建立以地铁为骨干,以有轨电车和快速公交为补充、以常规公交为基础的具备良好换乘条件的多层次公共交通系统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《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(2011-2020年)》概况


时至今日

这些信息依然静置在政府网站上

回首遥望

2010-2020年间

阻击约定的拦路虎却并不少

比如


被动的地层条件

不同于泥沙为主的土层,成都地下土层中70%都是卵石,异常坚硬、还易磨损机器,在这儿修地铁是个世界性技术难题


不时串门的暴雨

地铁项目在建工地的工人在有序组织防汛抗灾

跟天气抢时间


扼住城市动脉的

新冠肺炎疫情

一名工人带着口罩,在半空中进行线路作业


这些事桩桩件件都可能决定了

一个人的选择、生活

但却没能撼动成都的规划之箭

它迁裳涉水的飞过时间

凭借着


创新的专利

富水砂卵石地层条件下,机器易磨损、难推进

成都地铁创新型的改良将掘进速度

提升至初期的6倍 图为掘进机器的“牙齿” 


非人的毅力

初春的凌晨5时,300多人、53台液压破碎机、

100余台配套设备均严阵以待。接下来

15小时的连轴转,他们拆完了一座331.6m的桥


骇人的效率

年初 19号线二期,单工地单日最高出土量

达一万余立方米,约重4万吨

体量大概为黄河一天入海泥沙量的1/80


这支箭终究扎在了

2020年9月27日的晨光里

恍惚间


它好像成了18号线

今晨9:30  18号线首开段正式开通


又好像变成了一张线网图

图中轨道除6、8、9、17路以外均已开通


最后,印成一张收据单


履约收据

2010年9月27日

1号线1期开通(升仙湖-世纪城)

里程:约18公里,总里程:约18公里

2012年9月16日

2号线1期开通(茶店子客运站-成都行政学院)

里程:23公里,总里程:41公里

2013年6月8日

2号线2期西延线开通(茶店子客运站-犀浦)

里程:9公里,总里程:50公里

2014年10月26日

2号线2期东延线开通(成都行政学院-龙泉驿)

里程:11公里,总里程:61公里

2015年7月25日

1号线2期开通(世纪城-广都)

里程:5公里,总里程:66公里

2015年12月26日

4号线1期开通(非遗博览园-万年场)

里程:约22公里,总里程:约88公里

2016年7月31日

3号线1期开通(军区总医院-太平园)

里程:20公里,总里程:109公里

2017年6月2日

4号线2期开通(非遗博览园-万盛、万年场-西河)

里程:22公里,总里程:130公里

2017年9月6日

10号线1期开通(太平园-双流机场2航站楼)

里程:11公里,总里程:141公里

2017年12月6日

7号线开通(火车北站-火车南站-火车北站环线)

里程:39公里,总里程:180公里

2018年3月18日

1号线3期开通(升仙湖-韦家碾、广都-五根松、四河-科学城)

里程:17公里,总里程:197公里

2018年12月26日

3号线2、3期开通(军区总医院-成都医学院、太平园双流西站)

里程:30公里,总里程:226公里

2019年12月27日

5号线1、2期开通(华桂路-回龙)

里程:49公里,总里程:275公里

2019年12月27日

10号线2期开通(双流机场2航站楼-新平)

里程:27公里,总里程:303公里

 2020年9月27日

18号线1、2期首开段开通(火车南站-三岔)

里程:48公里,总里程:351公里

      注:开通记录与总里程数并未包含非地铁类轨道交通,如有轨电车蓉2


十年之约,成都已赴





蓉筋蜀骨


8条线、300多公里

它们不只是被修造出来

还生长进了肉里

与成都浑然如一、再无彼此


在城市美学的意义上

成都地铁


以天府文化为内核

“盼达”号熊猫主题列车  名字灵感源于

熊猫英文“panda”的谐音,也寓意乘客

可以方便快捷的到达  @Zhou_Real/摄


金沙博物馆站仿佛古人修,今人行

玉琮立柱,太阳神鸟罩顶,壁画随廊走



以线路色系为标识

从1-18号线的主题色,分别彰显着

稳重 激情 明快 随和 古典 暖心 勇敢 包容


塑形于蜀

高升桥站台  以武侯祠建筑和三国文化为元素

赶路人抬头即穿魂

「 羽扇纶巾,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 」

再化形于蓉

5号线皇花园站柱顶 此站是皇花园故地

相传这里的城墙曾遍布芙蓉,故成都称「 蓉城 」


改变着城市结构

交通结构的变化会带动城市结构的变化

地铁网的形成使更大面积的区域

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被联动

成都因此可以“无惧于大”

图示 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(2016-2030年)


从“十”字型到“米”字型

再到“井+环”的线网架构

地铁网线的建成使得成都

各区县、景点、交通枢纽、产业园区全都被打通

地铁在成都地下肆意穿行 王骏祺/摄


也穿梭进了生活

目前,成都市地铁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

已经超过50%

比公交+出租的占比总和还要多


成都地铁

单日最高客运量突破500万次

实现安全运送乘客超50亿乘次

截止2020年底,安全运营3600余天


在「走向世界」的修行中

成都已然 经脉大通




生活一脉


编年史的罗列

和俯瞰的叙事

总会损失太多锐利的细节

而生活的直观

就是接踵而至的细节

例如


支付方式的升级

2017  成都地铁实现移动支付购票及充值全覆盖


2019  推出电子单程票,成都地铁APP可扫码过闸


换乘安检的免除

2017  成都东客运站启动铁路换乘地铁免安检模式


还有电子屏的改良

一号线的站点位置只有一排小圆点 李欣蔚/摄


4号线的相应位置,进化出电子屏 李欣蔚/摄


7号线再进化,站点显示已实现全电子屏


细节纷纷

这些细节化为印象

包裹着我们下意识的感受

进步之美、便捷之美、秩序之美


美的细节

1、2、3、4、5、7、10号线的吊环 李欣蔚/摄


拼贴成美的整体

1、2、3、4、5、7、10号线的售票机 李欣蔚/摄


地铁之美
就从细碎的体验中
沁进了生活



成都地铁正式开通运营10周年

这份欣喜不仅属于

决策者、建设者、运营者

也该属于看到这儿的


「 请握紧扶手、注意脚下
不要倚靠扶梯、不要看手机 」




「 知道啦,谢谢~」


未注明来源图片均源自 成都地铁

回来了!这就是30年前的成都!!!
刚刚,成都地铁18号线正式发车(视频)
全球43!成都,牛!!!
别争了!这个头衔即将易主!
9月27日,小18,发车!(时刻表)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